牧师,想问,基督教和天主教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那么信奉天主教的,是不是因为着重的是人的像,而不能得救?这些微妙的一线之差,常混淆我。因为他们其实也相信耶稣是救主。牧师,您有何心得?谢谢。 从教会历史的角度来看,“基督教”这名词多指在十六世纪教会改革时与後,脱离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 Church)而成立的“更正教会”(Protestant Church,有者称“基督新教”)。它包括受马丁路得所影响而在德国成立的信义宗(Lutheran Church),受约翰加尔文的影响而在瑞士开始的改革宗(Reformed Church),受英国国王享利八世影响而在英国创立的圣公会(Anglican Church),以及较後期出现的浸信会,卫理公会等等。 这改教运动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对罗马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仪丶做法和规定,有所不满;例如,无法认同罗马天主教售卖赎罪卷丶圣体变质论等等。所以,马丁路得强调因信称义的救恩论,约翰加尔文则高举上帝的主权预定人的救恩等等。 那基督教和天主教最大的不同是什麽?我的心得是,基督教绝不认同天主教的炼狱论丶圣母马利亚无罪论,以及圣体变质论。基督教认为,以上理论不附合圣经正典的启示。但是,至於圣徒或天使的像,我所暸解的是,天主教徒不是敬拜他们,只是敬重他们;天主教徒也知道,“敬拜”(英文worship或adoration,希腊文latria)是单单归上帝的,而“敬重”(英文veneration或honor,希腊文dulia)可归值得被效法的圣徒。 至於罪人得救与否,最关健的是在於“认识祢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祢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因此,我深信天主教徒,或更正教徒,或任何人,只要诚心悔改,信靠耶稣基督为道成肉身丶从死里复活之救赎主,又是唯一的道路丶真理丶生命的,必然得救,而且得丰盛的生命。 基本上, 16世纪的改教运动的动力之一是源自对上帝奇异恩典的暸解, 即救恩或上帝的义, 是上帝本身在基督耶稣里, 藉着圣灵, 所赐给世人的礼物. 第一代改教家如马丁路得从因信称义(justification by faith alone)为切入点来高举上帝的救赎大恩; 而第二代的改教家加尔文则是以上帝的主权和预定(the sovereignty and predestination of God)为切入点或中心点来看上帝的伟大救恩. 他们两位的基本关怀是一样的, 就是否定人行律法的义(works of righteousness)能使人配得救恩. 感谢上帝, 因祂有说不尽的恩赐! 天主教的"炼狱"并不是使徒信经所宣告的"阴间". 天主教本身对炼狱的教导是: "All who die in God's grace and friendship, but still imperfectly purified, are indeed assured of their eternal salvation; but after death they undergo purif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holiness neces sary to enter the joy of heaven." 炼狱, 對天主教徒而言, 是一个除了新约圣经所启示的"乐园"和"阴间"之外的另一个过渡之处. 使徒信经所宣告的耶稣降在阴间 (希腊文是hades), 是指耶稣到了死人的居所, 更简单的说, 就是祂真正死了. 因此, 使徒信经里宣告主耶稣"受死, 埋葬"时是历使性的告白, 而下一句, "降在阴间"是神学性的告白. 至於为什麽有些卫理公会教会不背诵"降在阴间"那一句, 是有历史缘故. 因为在十六世纪时, 许多英文译本的圣经把"阴间"(hades)和"地狱"(希腊文是geenna)两个死後的去处都译成HELL!! 其实, 阴间和地狱是不同的, 前者是不信基督者死後暂时去受苦之处, 而地狱则是不信基督者在末日大审判後才去的永远受苦之处. 由於英文圣经译本带来的混淆, 卫斯理约翰曾在信仰条款里删去了"descended into HELL"这一句, 免得人误会耶稣下地狱去了! 但是, 我们若能暸解"下阴间"的真正意义, 仍可以背诵宣告. by 刘世尧牧师
Monday, August 27, 2012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